第44页

  • 福特在德国科隆电动车工厂实施自愿离职计划

    福特在德国科隆电动车工厂实施自愿离职计划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与其德国员工代表宣布,该公司已在其德国科隆工厂达成一项涉及逾1万名员工的就业保障协议。由于电动车市场反响平平,该公司将启动自愿离职计划。 2025年款探险者;图片来源:福特汽车 福特汽车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框架协议有效期将持续至2032年,其中包括该公司去年11月份宣布的裁减2,900个工作岗位的计划。 福特科隆工厂劳资委员会主席Benjamin Gruschka在声明中表示:“裁员主要基于自愿离职原则。福特汽车公司提供的遣散费相当丰厚,远高于汽车行业的常规标...

  • 小鹏汽车兑现60天账期承诺,多家供应商收到签署补充协议邮件

    小鹏汽车兑现60天账期承诺,多家供应商收到签署补充协议邮件

    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11日,其从小鹏汽车供应链方面获得了一份来自小鹏汽车的通知邮件。邮件显示,小鹏汽车宣布将原本的付款周期统一调整为60天内。邮件提及,“基于对长期合作的长远考虑,开始启动签署相关补充协议工作——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内。” 日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官微@XP-何小鹏转发该新闻正面回应此事。他透露,经过近一个月的内部反复讨论,小鹏制定了账期调整和执行的相关步骤,并在最近开始推动向前。 图片来源:@XP-何小鹏 微博截图 他还表示:“不容易,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 亿纬锂能沈阳大圆柱样板工厂试产,协同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准备

    亿纬锂能沈阳大圆柱样板工厂试产,协同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准备

    全球汽车工业的电动化,正进入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这向国际汽车OEM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挑战:如何在新能源转型中,平衡差异化竞争与规模化效率。 对此,宝马集团决定在其第六代eDrive电驱系统中突破性使用大圆柱电池技术路线。这一战略方向的确立,也源于其与核心供应商的长期探讨和深度合作。在电池技术这一关键领域,得益于性能优势,大圆柱电池市场潜力正在显现,成为越来越多中高端车型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 宝马与亿纬锂能的合作可追溯至2017年底。2020年,在宝马针对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的内部研讨中,双方因看好圆柱电池在高性能...

  • 叫停电动车研发,本田在打什么算盘?

    叫停电动车研发,本田在打什么算盘?

    在电动化转型一事上,到今天,本田到底想清楚了该怎么去做嘛? 过去两年,眼看着大众、丰田、日产接连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或高频拿出电动化的新产品,或入股中国车企实现技术的弯道超车,抑或索性借助中国产业链优势推陈出新,继Honda e之后,本田倒也尝试了很多次向市场推出了纯电新车。 但总的来说,相比同行,本田对于转型的底层逻辑,更多的是基于新政策的出台而给出应对方案。在主动出击方面,进攻强度似乎还不太够。 这两天,有关本田要停止研发新电动车的新闻,又在舆论层面上闹得沸沸扬扬。人人都觉得,在电动化转型上,本田越来越不明白...

  •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7月10日公布的6月份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东风日产N7以6189辆的月销量,斩获合资纯电车型销量榜首,成就“合资新势力”又一里程碑。 “这条曲线我们等了太久!”6月16日,在东风日产一场面向内部员工的Family Day活动现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副总经理周锋的声音,压过了现场此起彼伏的掌声。 此刻大屏幕上,全新电动车东风日产N7自4月27日上市后的订单数据,正以陡峭的斜率向上攀升,短短50天,大定数量突破2万,这样的成绩,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震撼。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

  • 你没读懂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的意义丨一句话点评

    你没读懂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的意义丨一句话点评

    从2021年的73万辆,到2022年的186万辆,到2023年的302万辆,再到2024年的427万辆,随着电动化转型的愈演愈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比亚迪,无疑位于中国车市画出了一条前所未见、十分夸张的销量上扬曲线。 而眼下,2025年赛程过半,今天文章的主角共售出新车超214万辆,继续着十分强势的表现。作为旁观者,如果试图评选出最为令人惊喜的一个板块,我会毫不犹豫的把选票投给出海部分。 因为1-6月,比亚迪旗下新能源乘用车及皮卡累计销量超47万辆,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达到132%。要知道,...

  • 苹果向下,小米向上

    苹果向下,小米向上

    2025年北京的盛夏,小米第二款电动汽车发布会现场掌声雷动。雷军轻轻按下手中的遥控器,身后的屏幕上翻页出了iPhone与小米汽车的无缝互联功能,他语气轻松却暗藏锋芒:“自从苹果停止造车后,我们就对苹果用户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这句看似平常的话,揭开了科技行业最戏剧性的跨界对决。当苹果的“泰坦计划”在十年百亿美元投入后黯然退场,小米却用短短四年时间,让SU7轿车与新款SUV YU7斩获近30万辆订单,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成功跨界造车的消费电子巨头。 这场成败悬殊的较量,绝非偶然的运气使然。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在四个轮子...

  • 20万内大空间新能源SUV对决:哪款最适合家庭出行?

    20万内大空间新能源SUV对决:哪款最适合家庭出行?

    暑期将至,载满欢声笑语的亲子旅程即将开启。一台能容纳全家人的大空间新能源SUV,正成为现代家庭出行的“移动幸福堡垒”。在20万元以内的主流消费市场中,多款自主品牌SUV以越级实力展开激烈角逐。今天,我们将围绕空间和品质两大核心维度,对比东风奕派eπ008、零跑C16、长安启源Q07、比亚迪唐、领克08 EM-P等热门车型,看看谁更懂家庭的需求。 大空间:家庭出游的“硬指标” 家庭出游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全员舒适!而空间表现直接决定了乘坐体验。在这一点上,东风奕派eπ008交出了亮眼答卷—...

  • 一家老牌大型传统车企,如何轻盈转身?

    一家老牌大型传统车企,如何轻盈转身?

    “变革的时代,总是属于那些敢于重新定义自己的勇者。”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箴言,恰是2025年东风汽车的真实写照。在百年汽车产业变革的洪流中,这家老牌车企正以破茧成蝶之势,书写着中国品牌的转型样本。 当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预言“传统车企要么转型,要么消亡”的警示犹在耳畔,东风汽车却用一份暗藏玄机的半年答卷给出了自己答案: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赛道上“大象转身”。 这些看上去或许不是特别华丽的数据背后,藏着东风汽车对《创新者的窘境》中“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最佳实践:通过成立奕派科技重构经营体系,借力华为突破智能边界,布局...

  • 传日产考虑在美国为本田生产皮卡

    传日产考虑在美国为本田生产皮卡

    盖世汽车讯 据日经网报道,日产汽车已与本田汽车开始谈判,探索在美国市场利用日产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工厂为本田生产大型车型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日产汽车官网 特朗普政府在贸易谈判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立场,表示将对日本及其他国家实施“对等”关税,从8月1日起开始执行。在汽车关税问题上,日本和美国之间仍存在严重分歧。根据日经网的报道,预计美国的关税将在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内使本田的营业利润减少约6500亿日元(约合44.2亿美元),而日产可能面临最高可达4500亿日元(约合30.6亿美元)的损失。 由于日美贸...